北京东城预算管理全面跃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18-05-17

  原标题:北京东城预算管理全面跃上新台阶

  在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予奖励的地方名单中,北京市东城区位列其中。东城区在预算执行进度、收入质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预算公开、推进财政资金统筹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获此殊荣的北京唯一辖区。

  多举措 加快支出进度

  东城区在规范预算执行,加快支出进度方面,建立健全区领导、财政部门齐抓共管的预算执行协同管理机制;建立预算支出进度考核通报、约谈制度,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落实部门支出责任,强化各部门在支出项目实施周期内各环节、全链条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可以在一定幅度内项目明细预算之间调剂使用的机制等等,规范和加快资金支付,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促发展 提升收入质量

  在国家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东城区立足首都核心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特点,注重在疏解功能中谋求发展,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活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培植和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建立对重点企业梳理和建立精准服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财政收入的预测和研判,夯实优质税源基础,不断提高收入质量。2017年,东城区收入质量动态指标提高了6.4个百分点。

  增效益 盘活存量资金

  在减收增支的情况下,如何盘活存量资金,保证发展建设的需要?东城区在掌握全区存量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分析各类存量资金构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严从紧清理存量资金,切实将沉淀、闲置的财政资金盘活用好。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改善流程设计。通过印发多个区级存量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结余资金清理范围,缩短结余资金使用期限。

  二是健全清理机制,强化责任落实。通过打破财政包揽的固定思维,增强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和责任制。

  三是完善预算管理,拓宽盘活思路。逐步将“后期盘活”向“全程盘活”转变。一方面,通过收回预算、调整用途、统筹使用等措施消化盘活存量;另一方面,注重从加强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等方面入手,严控新的存量资金形成。

  2017年,东城区盘活各类存量资金为年初总规模的93.4%,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提效率 控制库款规模

  财政库款既是财政运行的资金基础,也是财政状况和财政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东城区通过建立财政内部机构库款管理责任制,健全库款定期预测、定期分析的长效机制,完善预算执行工作推进机制等,提升预算执行效率。

  2017年,该区库款余额相对水平和保障水平等考核指标达到财政部和市财政局考核要求,在全市考核排名中保持靠前。

  促改革 推进资金统筹

  为避免财政资金使用“碎片化”,需要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化“零钱”为“整钱”。东城区不断加大统筹用于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相关重点领域和保障民生支出,增加资金有效供给。

  一方面,注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着力解决预算资金使用中存在的固化、分散、低效等问题,统筹盘活各领域财政资金;另一方面,注重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改变单纯行政性分配方式,探索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其他资本的杠杆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

  洒阳光 预算公开透明

  规范的预算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前提就是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

  东城区严格按照《财政部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和北京市财政局有关预算信息公开要求,全面推进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信息依法依规公开。做到扩大公开范围,解决好“想看看不到”的问题;细化公开内容,解决好“想看看不懂”的问题;拓展公开渠道,解决好“想找不好找”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解决好“看了不明白”的问题。几年来,东城区预算信息公开受到多家报刊媒体的关注报道与好评。

  架梁柱 加强绩效管理

  东城区自2006年开始试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照设计图纸夯地基、架梁柱,立足区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调动各方智慧抓重点、谋创新。目前,东城区基本搭起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四梁八柱”,构建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四梁”即绩效管理理念不断强化、支撑保障体系日益健全、评价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绩效管理机制形成闭环,“八柱”即搭建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不断拓展绩效评价范围和方法、着力推进重点资金评价工作、积极推进绩效目标管理、稳步推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促进结果与预算管理有效融合、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断创新。(崔燕生)